水电之家讯:1 机组选型、设计和建设阶段措施
1.1 锅炉受热面材料选择
1.1.1 应高度重视新型耐高温材料特性,特别是其高温抗氧化性、材料组织老化规律,以及新材料使用的安全裕度等。锅炉不同区域受热面金属材料应根据其承受温度、应力及工况变化,预留足够的安全裕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1.1.2 锅炉受热面选用T23管材时,其使用区域的管壁温度不应超过570℃,且汽温不应超过540℃。
1.1.3 锅炉受热面选用T91管材时,其使用区域的管壁温度不应超过600℃,且汽温不应超过570℃。
1.1.4 锅炉高温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宜选用细晶粒奥氏体不锈钢TP347HFG或同类材料。若采用粗晶粒奥氏体不锈钢TP347H时,则管材内壁宜进行喷丸处理,以提高其抗氧化性。
1.2 锅炉点火技术的选择
根据目前部分电厂的使用情况,采用等离子点火方式存在点火初期燃料量难以控制、锅炉温升过快、以及在主蒸汽流量很低的情况下需要投用减温水等问题,易造成锅炉启动期间受热面氧化皮脱落、堵管等情况,因此,新建超临界锅炉选用等离子点火技术时应进行充分论证。
1.3 锅炉管壁温度测点设置
1.3.1 壁温监测对预防锅炉管超温、爆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新设计锅炉应充分考虑机组正常运行时对锅炉管金属壁温的监测,确保测点布置科学合理,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3.2 对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高温段应有完整的管壁温度测点,根据炉型不同测点数应达到20~30%,尤其应加强对锅炉管易超温管段的监视,防止超温爆管。
1.4 汽机旁路系统设置
1.4.1 汽机旁路系统的设置应考虑负荷性质、汽轮机及锅炉型式、结构、性能及机组启动方式等。合理设置汽机旁路有利于锅炉管氧化皮问题的预防和脱落后的处置。
1.4.2 新建机组初步设计时,应对国内外超临界机组的旁路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汽机旁路系统容量的设计应考虑满足机组不同状态的快速启停、汽轮机热态保护、锅炉管氧化皮的冲洗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即旁路容量应根据机组对旁路系统的综合整体需求确定;旁路的控制系统功能应与主机相应要求配套。
2 机组运行控制措施
2.1 减缓氧化皮生长增厚措施
2.1.1 严禁锅炉超温、超负荷运行。应建立台帐,对运行中出现的超温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包括超温温度、运行时间等,并加强统计分析。
2.1.2 严格控制锅炉横断面各管屏温度的偏差,加强受热面的热偏差监视和燃烧调整,改善烟道温度场的分布及受热面管子的吸热均匀性,有效降低受热面管子的壁温偏差和汽温偏差,防止受热面局部超温运行。
水电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管材,管件,水电,电线,电工,管材水电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管材水电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管材水电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水电之家:http://shuidian.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