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之家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农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治理土壤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由选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转为利用大生物量且具有重金属富集潜力的植物来进行对土壤的修复,提高环境污染的修复速率和效率。本文首先对矿山不同污水灌溉历史的农田土壤的污染水平进行调查,评估可能存在的土壤自净作用;在室内盆栽条件下与其他植物对比,考察籽粒苋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并进一步试验化学添加剂的影响;在盆栽试验基础上,开展田间试验,评估籽粒苋不同种植方案下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率,再结合田间种植中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试验氧化还原等条件变化对籽粒苋富集重金属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矿区农田长期利用污水灌溉,表层土壤污染严重,但长达20年的清水灌溉会产生明显的重金属清洗作用,主要表现在Pb降低幅度达80%; Zn的含量降低了30%,清洗效应可达40cm土层。利用矿山污染农田土壤,在盆栽条件下,籽粒苋地上部的生物量是高粱的1.4倍、东南景天的25倍、龙葵的2.7倍。相比其他植物,籽粒苋每盆Pb总提取量提高1.2-33倍、Zn总提取量提高3-18倍、Cd总提取量提高1.2-9倍。同时添加EDTA能增加籽粒苋地上部生物量,还能增加其对重金属的提取量。
田间条件下,籽粒苋在60天收获,龙葵在90天收获,高粱在105天收获可达到各自生长期内生物量和重金属富集量的最大值。籽粒苋地上部重金属年提取总量为龙葵和高粱的2-9倍(Pb)、2-11倍(Zn)、1.5-6倍(Zn)、2-16倍(Cd)。植株间距为25 cm×25 cm时,籽粒苋地上部生物量最高,且地上部Pb,Zn, Cu和Cd提取总量最高。且留茬30 cm刈割的籽粒苋地上部生物量是不刈割组的3倍,地上部提取重金属总量分别是对照组2倍(Pb)、2倍(Zn)、3倍(Zn)、4倍(Cd)。
土壤在淹水还原条件下,籽粒苋吸收Cd的量增加而吸收Zn的量减少。且土壤中施用石灰,会促进籽粒苋的生长但限制其对Cd和Zn的吸收量,同时Fe源的存在加强了该效应。土壤中施用污泥后,使籽粒苋地上部吸收了大量的Cd和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