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有机物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它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来促进吸附在土壤粒子上的有机污染物解吸及溶解、并最终迁移出土壤环境,使土壤得以修复。在生物堆置修复污染土壤技术中,必要时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可使微生物分散并促进生长。
国内外学者在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表面活性剂,而传统表面活性剂往往具有毒性、二次污染、价格高等问题,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环保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将成为未来应用表面活性剂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研究热点及重点。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高效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被广泛关注,双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增溶效率比传统表面活性剂高。
双子表面活性剂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更大的表面活性(更易吸附于表面、更易聚集形成胶束),主要是由体系的熵推动引起的。且并联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剂要优于串联的。
新型表面活性剂
为提高柠檬酸修复土壤重金属离子的能力,设计合成新型绿色柠檬酸基表面活性剂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结果表明,新型绿色柠檬酸基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低于柠檬酸,其稳泡力、起泡力及亲水亲油平衡值优于柠檬酸。
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合成原理:用已合成的柠檬酰氯和二乙烯三胺于冰浴下反应1h后发生酰化,再经滤干燥即制得黄色的固体产物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产率可达90%。反应式为:
另外,测得柠檬酸的起泡与稳泡高度分别为13.8和10.6mm,高于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的起泡与稳泡高度(14.2mm和11.3mm),即改性后的柠檬酸基表面活性剂优于未改性的柠檬酸,且水溶性试验表明改性后的柠檬酸基表面活性剂更易溶于水。改性后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对Pb2+和Cd2+ 去除率优于未改性柠檬酸,且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对Cd2+离子的去除效果高于Pb2+离子。当柠檬酸-1-酰胺二乙烯三胺的质量分数为5.5%,pH为3,振荡时间10h,Ca2+离子浓度为0.4mol˙L-1时,可达到对Pb2+和Cd2+ 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8.59%和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