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之家讯:问题1:
污泥负荷大小与COD或BOD的去除率有何关系?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的公式表示?
回答:
原则上污泥负荷越高,去除率就越低。所以,宁愿低负荷,也不要高负荷运行,否则,进水水质波动的话,出水就容易超标了。
问题2:
请问生物选择池是加曝气抑制丝状菌还是不加曝气抑制丝状菌?
回答:不加的。
问题3:
请问如何通过F/M值校核MLSS值是否合适?
答:
这个有点困难了,最好的校正方法自然是你的出水是否是运行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这个比任何理论计算要更好,如果要提前判断,还是通过SV30来判断MLSS值是否合理,比如从颜色,沉降比值,悬浮颗粒物状态等。
问题4:
书上说斜管沉淀池的配水区高度应不小于1.2~1.5m,是什么原因呢?本人的方案中,设计水量只有2m3/h,对设备体积有限制,如果配水区高度设计为0.5m,是否有什么不妥哈?还有我设计的多级旋流式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联合使用,根据公式算下来,斜管沉淀池的占地面积比絮凝池的占地面积还要小,是不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呢?
回答:
配水区高度过高,会出现短流,故有所限制;太低的话,流速过快会出现紊流。斜管沉淀池效率较高,设计后比絮凝池小也并非不正常。
问题5:
最近在做个大水量河道治理的工程项目,4万吨每天.想在泵前加药剂,但为了更好的使其混合.除了管道混合器还有别的更好的混合装置没(不能建较大的构筑物)?是否管道混合器就可以足够满足混合效果?加药点、管道泵、止回阀、混合器的安装顺序是怎么的?
回答:
管道混合器即可,选型可以和厂家协商的,包括加药点,你无需自己费心的,该别人做的是就不要自己参与过多了,也不是专业的。吸水管段无需止回阀,应该要底阀的,出水管看看高程,出水管短,高程不的得话也不需要的。
问题6:
一家食品加工厂,进水COD大概在15000左右,我设计的工艺是格栅→隔油池(三级)→调节池→气浮→中水池→IC厌氧罐→好氧池→沉淀池→出水,进水比较集中(夜间三个小时进水量为120方),但是调节池的容积只有50方,请问怎么设置调节池的水泵参数及运行方式?
答:
1.这样的话,调节池小了点,可以的话,适当加大。
2.运行时,高峰前调节池要尽量抽水机到低液位。
3.考虑到调节池不可能抽太低(底下沉淀后抽出水浓度很高,对系统冲击不利),实际调节池有效容积更加小。
4.水泵流量不能低于进水高峰流量,否则就有溢出风险。
5,你的流程里没有看到事故水池,是否要考虑下。
水电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管材,管件,水电,电线,电工,管材水电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管材水电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管材水电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水电之家:http://shuidian.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