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之家讯:臭味、渗沥液、二噁英,这些被公认为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焚烧处理的最难题。最近,这些难题已经被凯远环保公司开发的MBC第三代垃圾处理技术全部解决。6月3日,记者跟随政府相关部门项目验收人员见证了这神奇的时刻。
走进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凯远环保MBC垃圾处理技术项目厂区,扑面而来的是习习清风,让人无法相信自己身处在一个垃圾处理厂厂区内,空气中没有任何异味儿。进入垃圾分类车间,与垃圾近在咫尺,闻到的只有些许酸味儿,却没有丝毫臭味儿。
凯远环保董事长李轼告诉记者:“所谓MBC垃圾处理技术,就是机械-生物-清洁能源利用综合技术的简称。第一步是通过机械分类的方法将金属等可回收垃圾、渣土等其它垃圾等分拣出来。第二步是通过生物技术,实际上是通过生物菌群将生活垃圾中的水份高温蒸发并使之泥炭化,在8-10天内完成了自然界500年才能完成的由植物转化为泥炭(煤炭化)的过程,生产出来高热值的垃圾衍生燃料这一再生清洁能源。最后,将垃圾衍生燃料投入锅炉中燃烧发电。”
“重要的是,我们的整个处理过程几乎是零排放。首先,你在车间中没有闻到任何臭味儿,这就得益于一种生物菌群,有了它,无论垃圾输送车和中转站就都没臭味儿了。”李轼董事长笑着说,“其次,还有一种生物干化菌群,使得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水份高温蒸发并回收再利用,这一点解决了垃圾渗沥液的难题,也就是说在整个垃圾处理过程中没有垃圾渗沥液的排放。”
谈到垃圾焚烧过程中最受人关注的二噁英的问题,李轼说:“这一全新的生物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垃圾焚烧的弊端。由此技术生产的垃圾衍生燃料热值比原生垃圾提高了3-4倍,达到了2800-3500大卡,这比褐煤的热值还要高。垃圾热值提高了,我们不需要再添加煤油助燃,垃圾焚烧采用了气化燃烧技术,温度可以稳定在950度,烟气停留时间大于等于4秒,不单二噁英实现了零排放,发电效率提高了30%,炉渣产量只有约16%,而且质量很好,可以全部资源化利用,不用再次填埋。”
据李轼介绍,凯远环保研制开发的这项技术可以分体化、模块化运作,即原生垃圾处理至生产出垃圾衍生燃料的过程可以与后端的燃烧发电分开建设。目前,比较成熟的是以日处理垃圾500吨为一个标准模块,既可以在大城市集中建设日处理2000吨的垃圾处理厂和燃烧发电厂,也可以在乡镇分散建设日处理500吨垃圾的生产垃圾衍生燃料的垃圾处理厂,再在一个或几个县统一建设集中的燃烧发电厂。既减少了垃圾转运量,又减少了污染。“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轼自豪地说,“我们的项目可以直接建设在城市以往或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内,既不扩大垃圾处理用地面积,还能将原来已经填埋的垃圾再利用,达到土地资源的恢复。我们的目标是让这项技术成为世界主流的垃圾处理技术。”
“我们将全力支持凯远环保公司这项技术的实施,”凯远环保公司的母公司凯远集团董事长李以恕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着手规划这项技术的落地方案,争取早一点在更多的区域使用这项技术,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