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之家讯:某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水源为水库水,水库水经净水站混凝澄清处理后送至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处理工艺为“超滤+反渗透+一级除盐+混床”。在运行过程中反渗透系统出现一级反渗透进水压力和压差偏高、出力偏低以及清洗频繁等问题,采用常规酸、碱进行离线清洗,系统性能难以恢复。对此,笔者对反渗透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系统故障原因进行了诊断。
1、膜元件分析结果1.1膜元件标准性能测试
取一级反渗透一段和二段膜元件各1支在标准试验状况下进行性能测试(编号分别为1#和2#),结果见表1。
表1反渗透膜元件标准性能测试结果
结果表明,使用后的膜元件产水量下降了31%,产水量衰减明显。新膜质量为14kg,送检的2只膜元件质量分别为15.69、15.56kg,膜质量分别增长了12.07%和11.14%。2只膜元件脱盐率均≥99.5%,脱盐率正常。由此分析,反渗透出力下降的原因为膜表面存在污染物的沉积。
1.2膜元件探针测试
膜元件探针测试是通过将1根直径约为25.40mm的塑料管插入整个膜组件的产水中心管内,检测产水电导率在中心产水管内的分布。探针测试试验表明,1#膜元件内部产水电导率在22.0~27.4μS/cm,2#膜元件内部产水电导率在20.5~24.9μS/cm。2只膜元件内部产水水质分布都比较均匀,可以排除机械损伤和化学损伤导致的盐泄漏,也说明膜元件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背压现象。
1.3膜表面无机结垢分析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反渗透膜片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膜元件ICP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膜元件污染物成分中,各金属元素含量非常低,膜表面无机物总单位面积质量仅为33.96mg/m2,其中,结垢性无机盐单位面积质量只有18.71mg/m2,无机结垢类物质在膜表面的附着量很低。ICP分析结果说明膜表面无机结垢现象轻微,不是导致系统运行故障的原因。
延伸阅读:
【干货】污水处理中反渗透膜处理25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水电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管材,管件,水电,电线,电工,管材水电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管材水电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管材水电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水电之家:http://shuidian.jc68.com/